關注微信
小程序

管窺農機合作社當前發(fā)展——對20佳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的不完全調查

作者:何苗 本站發(fā)布時間:2013年01月22日 收藏

  借雷沃杯2012“全國20佳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評選活動舉辦之機,本報針對20位當選的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圍繞農機合作社當前現狀和未來發(fā)展,探尋理事長們對購機補貼政策、農機化技術、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以期透過這些話題反映出當前農機合作社在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和需要的幫助。

  本期調查問卷的調查對象中,絕大多數年齡在35-55歲之間,其中45-55歲占多數;調查對象大多數知識水平在高中以上。20位理事長所在的農機合作社基本上以流轉或承包的方式經營土地,面積從百畝到上萬畝不等。

  囊中羞澀 合作社發(fā)展首要難題

  在回答“合作社發(fā)展目前面臨的**大難題”這一問題時,調查對象們雖各自羅列了1-3條不等,但絕大多數都將資金問題放在了首要位置。資金短缺體現在購機資金不足;土地流轉費用較高,難以支付;現有資金難以支撐合作社擴大規(guī)模等。除了資金問題之外,缺少土地和高性能農機具是緊隨其后的合作社發(fā)展難題。調查對象認為,合作社有很多發(fā)展規(guī)劃,但是缺少土地就難以實現這些想法。

  當前,不少農機合作社需要更高性能的農機具,這其中不乏對進口機具的向往。天津市世紀田園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孫靜敏表示,合作社亟需進口的性能更優(yōu)的青貯收獲機和牧草撿拾機具,但進口機具價格太貴。另外,缺少人才,專業(yè)技術人才培訓困難等也被多個調查對象提出。除此之外,機耕道問題雖然只被一人提出,但也同樣值得重視,湖北省天門市華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吳華平提出,丘陵地區(qū)機耕道灌排水問題突出,影響了作業(yè)效果。

  記者觀察:從農機合作社的出現到現今合作社總數超過3萬家,從**初的“星星之火”到今天的農業(yè)生產主力軍,農機合作社在發(fā)展的每個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缺資金、想機具、求人才……這些困難和需求的背后都體現了農機合作社尋求著更快、更好的全面發(fā)展方向,從單純的“農機老把式”、“村里能人”組成的隊伍轉變?yōu)橛萌瞬藕脱b備武裝的新型農機合作社。因此,農機合作社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如何引導,將是下一步農機部門要思考的問題。

  差額購機受認可 貸款購機“老大難”

  問卷中涉及了購機資金來源和購機補貼方式等與農機合作社購置農機具息息相關的問題。在全價購機、購后再補和差額購機兩種購機補貼方式中,20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普遍認同“差額購機”,相對于“全額購機”,“差額購機”減輕了農民購機資金方面的壓力;同時,“差額購機”有效地避免了“購后再補”方式可能出現的資金返還速度較慢現象。另一方面,購機資金不充足是當前被調查的20家農機合作社普遍面臨的問題。貸款,作為當前農機合作社除社員入股外的一個主要的融資手段,大部分理事長卻并不看好,主要原因就是向銀行借貸資金困難。一部分理事長認為借貸困難體現在相關手續(xù)過于復雜;一部分則由于銀行不接受農機具抵押,缺少抵押物而借貸失敗。

  記者觀察: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不斷擴大,農機部門也不斷思考和探索著更為科學的購機補貼方式。2012年部分省市全價購機、直補到卡等購機補貼操作方式的探索實踐,使購機補貼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相關各方各歸其位,該政府管的由政府管,該市場運作的由市場來說話。但在本次調查中,雖然調查對象所在的農機合作社較之其他合作社有一定實力,賬目規(guī)范,但卻仍然面臨著資金壓力和貸款難的問題。隨著農機合作社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合作社需要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維持運轉和擴大規(guī)模,因此,貸款難問題不容忽視。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國家盡快出臺具體、可操作的金融信貸扶持政策。

  農民對農機合作社需求更多

  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農機合作社服務領域和農民的需求,調查問卷中涉及了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調查對象所在的農機合作社均提供耕種收全程農機作業(yè)服務。但是,農民對農機合作社的需求卻遠不止如此。

  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所服務的農民對合作社的需求呈現三大類,首先,他們期望農機合作社延長全程農機作業(yè)服務鏈條,即除耕種收環(huán)節(jié)之外,根據情況增加育秧、烘干、加工等服務;其次,從單純的農機作業(yè)服務發(fā)展至合作社提供種子、化肥等農資,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第三,農民期望合作社為其推廣和培訓他們所需要的農機化新技術。甘肅省玉門市鐵麥客聯(lián)合收割機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宋國英表示,除了糧食作物之外,當地農民還種植食葵、洋蔥、花卉等經濟作物,他們非常期望合作社能率先引進和示范這些作物的農機具。

  記者觀察:當前,不少農機合作社除了農機服務之外還兼有推廣、示范、培訓等任務,身上兼有經營性和公益性的標簽。兩個標簽對于農機合作社和農民來說是件“雙贏”的事兒,也是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過程中農機合作社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正因為多年來農機合作社公益性的作為,讓農民更加放心把自己的土地交給他們耕作和管理,也正因為農民日益增多的需求,促使著農機合作社更加完善服務鏈條。

  國際交流:“這件事兒離自己有些遠”

  針對調查問卷中關于調查對象的國際交流經歷、意愿、關注重點等問題,20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中只有一部分有過出國考察機具和參加展會的經歷,但是他們都積極通過互聯(lián)網、報紙、期刊和雜志等方式關注國外農機行業(yè)的發(fā)展,不僅關注新技術和機具的研發(fā),同時也關注國外類似的農機合作組織管理經驗。他們都期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國外考察,但是大多數理事長表示,“這件事兒離自己有些遠”。

  記者觀察:當前,中國農機行業(yè)被世界關注,中國制造的農機具也不斷走出國門?,F在,中國農民對世界窗口也充滿了渴望,因此不斷提供農機手加強國際交流的機會是我們所要做的工作。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